top
請輸入關鍵字
真容巨壯 世法所希
—酈道元《水經注》
公元五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豐碑
AN EXAMPLE COMBINING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WESTERN ONE IN 5TH CENTURY A.D
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
GREAT SCULPTURE OF CHINESE BUDDHIST ART
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YUNGANG GROTTOES
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游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習近平
開放時間
景區
全年
8:30-16:30
云岡石窟博物館
全年
9:00-16:30
重點洞窟
第一窟(石鼓洞)
公元471-494年
第二窟(寒泉洞)
公元471-494年
第三窟(靈巖寺洞)
公元471-494年
第五窟(大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六窟(釋迦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七窟(西來第一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八窟(佛籟洞)
公元471-494年...
第九窟(阿閦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十窟(毗盧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十一窟(接引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十二窟(離垢地菩薩洞...
公元471-494年
第十三窟(文殊菩薩洞)
公元471-494年
第十四窟
公元494-525年
第十五窟(萬佛洞)
公元494-525年
第十六窟(立佛洞)
公元460-470年
第十七窟(彌勒三尊洞)
公元460-470年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
公元460-470年
第十九窟(寶生佛洞)
公元460-470年...
第二十窟(白佛爺洞)
公元460-470年
西部諸窟
公元494-525年
第39窟(塔窯洞)
公元494-525年
典藏云岡
第9窟前室北壁西側佛...
第9窟位于中部窟群,是云岡中期洞窟之一,第9窟由前后室構成,前室平面呈長方形,兩...
第5-12窟佛像
第5窟位于東部石窟群西側,是云岡石窟的中期洞窟之一。該造像位于第5窟閣樓上層東側...
第3窟西壁菩薩
第3窟位于云岡石窟群的東區西端,是云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窟高45米,開鑿于云...
第11窟西壁佛像
第11窟位于中部窟群,云岡石窟中期洞窟之一,是云岡最早有明確紀年的、并鑿中心方柱...
第18窟東壁菩薩
第18窟位于西部石窟群東側,是云岡早期洞窟中造像組合最為合理、完備的洞窟,北壁主...
常設專館
博物館
博物館
院史館
院史館
美術館
美術館
宿白紀念館
宿白紀念館
周總理紀念室
周總理紀念室
石兵美術館
石兵美術館
影視廳
影視廳
皮影木偶館
皮影木偶館
體驗云岡
出版物
云岡石窟,東方佛教的第-圣地,公元5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本書由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先生擔任主編,從數十萬張云岡石窟圖片中精挑細選出近三百張,絕大多數圖片都是首次公開出版,在展現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精華的同時,以點帶面地呈現出云岡石窟全貌及藝術特色。本書開本宏大,設計典雅,雅昌印制,裝幀精美。
北魏茶食
文創產品
云岡禮物
走進云岡
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3o20’,北緯40o04’。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弘、氣勢雄渾,東西綿延約1公里,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厘米,佛龕約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000余尊。
45主要洞窟45個
209附屬洞窟209個
1100佛龕約計1100多個
59000大小造像59000余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