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乘著春風再出發!訪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
創建時間:2025.03.14

from clipboard

資料圖

剛剛返同的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顧不上休整,13日一大早就直奔云岡研究院,和全院干部職工分享全國兩會精神、暢談全年發展大計,會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記者在杭侃的辦公室聽他分享了參加全國兩會的感受。“這次參加全國兩會很有感觸。在過去一年里,我們能夠穩中求進,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離不開黨中央、總書記的領航把舵。另外一個感觸就是大家對文旅發展非常關注,包括對云岡石窟。”杭侃說,此次他提出了對文化遺產點進行分級評估的建議,并和其他代表討論了如何平衡保護與利用,以及如何科學評估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杭侃說,去年全國文旅市場持續向好,《黑神話:悟空》也給山西文旅帶來了顯著的宣傳效應,像渾源永安寺就迎來了一波熱度和流量。“我的導師宿白先生在1950年就參加了雁北文物勘察,宿白先生發表的第一篇古代建筑的調查報告就是大同的渾源永安寺。”杭侃表示,這表明學術界很早就注意到了堪稱國寶級遺存永安寺的研究價值,但是文物遺址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景點。旅游開發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除了旅游資源質量、交通通達度、政策與經濟支持等因素之外,旅游基礎設施、環境承載力和接待能力也必須加以統籌考慮。只有對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分級評估、有序開放、系統闡釋,才能保證文化遺產的利用在合理范圍內,也才能讓旅游成為民眾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要合理設計“國寶”文旅路徑,包括保護、研究和傳播的綜合考量。“保護的根本目的是代際傳承和文化傳播,以及如何在保護和利用之間找到平衡點。”杭侃提出通過科學評估、分級評估來實現有效傳播的建議,就是希望能通過精準分析、有序開放,既保證文化遺產的利用在合理范圍,又能讓一處處閃亮的“國寶”給公眾帶來深層次的文化體驗。

“去年全國兩會上,我提出了探討科技進步對文物保護的影響。一年來,云岡石窟在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文物保護方面取得了包括病理分析、保護材料研制和保護理念的進步,我們正在通過與院士級團隊的合作,探索使用微生物和實景三維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杭侃說,實景三維技術在云岡峪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提供更好的觀賞體驗,數據標注和聚類分析在考古學中的應用,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保護研究管理效率,都將成為云岡石窟在文化建設中的“翅膀”,通過新質生產力服務云岡石窟的文化建設、研究、展示和傳播,滿足云岡石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具有的水準。“要讓游客來云岡石窟游覽舒心,并且有所得有所收獲。接下來,我們還要主動提升,在保護前提下提升服務質量,包括淡季不淡的策略和分眾研究,提供細致服務,比如為兒童提供互動性強的社教活動,通過提供更好的服務來應對游客數量的增加。”

“云岡石窟不僅是大同的,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遺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保護和利用。”杭侃說,全國兩會吹響了奮進的號角,乘著春風再出發,云岡研究院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以保護為前提,打造、推出系列高質量文旅產品,以文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來源:大同日報融媒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