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探索
數字云岡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3o20’,北緯40o04’。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弘、氣勢雄渾,東西綿延約1公里,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厘米,佛龕約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000余尊。
云岡石窟作為北魏一個朝代成就的恢弘工程,一千六百年來的戰火與風塵湮沒了云岡石窟的歷史記憶,而后人遺留下了無數的珍貴照片和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多年來,我院漸次從海內外將這些善本珍品得以庋藏,極大地豐富了圖書館藏,它不但重現了昔日的云岡石窟,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來的實物例證。
古籍藏品
云岡石窟是北魏王朝集國家力量、調用全國各地技藝高超的藝術家與工匠傾心打造的一座藝術豐碑。在開鑿過程中,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他們傾其所能,為石窟的開鑿及后世的維修、保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使這一藝術寶庫得以較完好地保存至今。從眾多繁雜的史料中,我們尋找出那些為開鑿、維修、保護、研究、宣傳云岡石窟的的先賢哲人和文人墨客,讓歷史記住他們的功德。
歷史人物
云岡石窟金石文字主要包含造像題記、銘記、碑記三大類,這里統稱為“銘文”。銘文載體有砂巖、宣武巖、漢白玉、花崗巖、鑄鐵、鑄銅等。雕刻主要以斜刀陰刻,或陰陽結合刻。年代有北魏、遼金、元、明、清、民國以及建國后刻石碑記;
碑碣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