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畫家關山月參觀云岡石窟后,即興作畫:東風第一枝。
3月,著名歷史學家、詩人鄧拓途經大同暢游云岡時,正風雪交加而游興倍濃,臨行題寫:“千載云岡紫塞邊,我來飛雪正漫天。危崖萬佛迎風笑,藝術人間第一篇。”
4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偕夫人卓琳與彭真等其他中央領導來大同視察工作,并參觀云岡石窟。鄧小平分外關注文物保護問題,他提出要長期有效的防護措施,克服不良因素引起的自然風化,爭取使石窟永久長存,讓日后更多的人來這里欣賞中國古代文物瑰寶。
5月,“山西云岡石窟文物管理所”更名為“山西云岡石窟文物保管所”。
7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視察,并賦詩:“天教微雨為清塵,來看云岡萬佛身。佛法虛無何足道,人民萬古顯精神。”于立群題書曰:“看到古代雕刻建筑的杰作,令人感到勞動人民創造力的偉大。”
7月,山西省人民委員會設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岡石窟”保護標志,鑲嵌于山門左側墻上。
8月4日,英國著名科學家、英中友誼協會會長李約瑟夫婦參觀云岡石窟。
對云岡石窟西部窟群進行危巖支護和裂隙粘接,重點是第22、23窟倒塌間壁的復位和第32窟坍塌頂板的粘接復位;中央文化部以(64)文廳字第1644號文件批準“云岡石窟保護范圍與安全規則”,省文化局以(64)省文物字第190號文件下達大同市公布實施;結合西部窟群的加固工程,在1955年編號的基礎上,將第20窟以西的33個主要洞窟,依次進行了編號,加上1955年編號的第1窟至第20窟,公布云岡石窟主要洞窟為5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