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日本學者岡村秀典《云岡石窟遺物篇》由日本京都朋友書店出版。
3月,“十五”期間,山西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在山西省檔案事業建設中,成績顯著,被授予“先進集體”稱號。
4月2日~12日,李雪芹、唐貴、韓鵬參加山西省旅游促銷團赴日本進行為期10天的旅游促銷工作。
4月13日,《云岡石窟》特種郵票首發式暨集郵展覽活動在大同市展覽館舉行。
4月21日~5月1日,張焯、黃繼忠等8人應印度中央考古局邀請赴印度就世界遺產保護工作進行為期11天的考察活動。
5月11日,山西省副省長宋北杉等就世界遺產保護問題在云岡石窟進行專門調研。
5月17日,“首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活動上百名記者參觀云岡石窟。
5月23日,云岡石窟研究院改選工會,張海雁任工會主席,閆宏彬、馬麗霞任委員。
5月24日,張焯《云岡石窟編年史》在雁北賓館舉行首發式。該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書約60余萬字,為第一部云岡石窟通史。
5月26日~28日,韓國電視臺拍攝《黃河萬里行》云岡專輯。
5月下旬,對云岡堡局部(位于石窟西門口處的舊堡)進行加固,原堡墻多次出現塌方,故依照原樣進行加固,以保持城堡原狀。
是月,中國新聞報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十處最具人氣的旅游景點,云岡石窟名列其中。
6月8日,大同市知名專家及學者就文化遺產保護舉辦題為“世界遺產——云岡石窟文物保護知識論壇”。
6月10日,云岡石窟前廣場舉行首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紀念活動。大會由副市長冀明德主持,市委書記郭良孝致詞。同時宣布大同市第6批國保單位名單。中日友協會長平山郁夫攜夫人一行參觀云岡石窟并出席首個遺產日紀念活動。
是日,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被授予“山西省文物保護模范單位”。
6月18日,張焯代表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參加在河北舉行的《北魏馮太后》電視劇開機儀式。
6月23日,趙昆雨等3人赴西藏參加世界遺產大會;黃繼忠等2人赴龍門石窟考察石窟保護工作。
6月26日,由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組織的“大使夫人山西行”一行人參觀云岡石窟。
7月3日,大同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以同編發[2006]14號文件通知,“山西云岡石窟文物研究所”更名為“云岡石窟研究院”。
8月18日,云岡石窟研究院掛牌儀式在云岡石窟山門前隆重舉行。
8月18日,第七屆中國云岡·恒山旅游節開幕,8月28日閉幕。期間云岡石窟共接待游客43000余人。印度《情感之旅》圖片展覽在云岡石窟西部窟前的文化長廊舉行。李治國院長為此長廊題寫“博覽”二字。印度駐華大使蘇里寧先生專程到大同為此展覽剪彩。此次展覽由印度大使館與云岡石窟研究院共同主辦,共展出圖片71幅,集中展示了攝影家本諾伊·K·貝爾鏡頭中的印度佛教遺跡和佛教藝術。
是月,《2005年云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論文集分為研究卷和保護卷兩部分,共收集論文171篇。
8月31日,《愛車》雜志將云岡石窟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是月,首屆云岡石窟集郵展開幕;李雪芹、李立芬《解讀云岡》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9月15日,云岡石窟被評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9月25日,遵照大同市委指示,云岡石窟研究院進行民主測評,推舉張焯為院長。
10月21日,大同市委組織部部長劉志杰、副市長冀明德等人代表大同市委宣布任命:張焯任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兼副書記、黃繼忠任書記兼副院長、李立芬任副院長。
10月29日,在北京舉辦的“2006年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評選”頒獎晚會上,云岡石窟再次入選成為20個景區之一,榮獲“中國最令人向往的世界東方石雕藝術之魂金牌稱號”。
11月7日,著名作家余秋雨考察云岡石窟,并題詞:“北魏雄風猶拂面,萬里鐵騎歸佛山”。
11月20日,云岡石窟研究院召開全院職工大會,就申報五A景區工作做全面動員。
11月24日,大同市政府在云岡石窟召開創建五A景區領導組協調會議,布置申報的有關事宜。
是月,上旬,云岡石窟研究院職工開始積極準備云岡石窟景區申報五A景區材料。同時,云岡石窟研究院職工分二批前往四川、、重慶、武漢、河南等地對有關世界遺產地進行考察學習。
12月,王恒《大同市歷史文化叢書·第六輯·云岡石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