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三維打印復制
創建時間:2021.07.07

20171212日,開鑿于距今北魏時期距今1600余年的世界文化遺產山西大同云岡石窟3西后室原比例三維打印復制項目,在青島文化傳媒集團廣場成功揭幕。這是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針之后,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進行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利用的重要里程碑,是山西云岡石窟研究院、青島傳媒集團在落實“讓文物活起來”“走出去”,參加人類文明互鑒交流的成功實踐。也是中國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領域的重大突破。

3窟是云岡最大的洞窟,又名“靈巖寺”。文獻記載,北魏靈巖寺可容納三千余人,規模浩大,原設計為大型塔廟窟,形制罕見,但終未在北魏一代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構大閣,今僅存上方一排12個梁孔,說明當年的佛閣為面闊十一開間巨制。上層臺面兩端各一座三級方塔,兩塔間鑿二明窗,明窗之間為一廡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腳彌勒。窟面東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像,即“西方三圣”。主尊阿彌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撫膝,通身飾背光,神態安詳。兩側菩薩高約6米,頭戴寶冠,精美莊嚴。窟內留下的分割、揭取巖石的遺跡,是了解古代石窟開鑿方法的珍貴實物資料。


這個洞窟的成功復制和落成,是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社會團體和創業公司等社會力量綜合工作的成果,是全社會對文化傳承使命自覺實踐的偉大嘗試。

這次實踐,是中國數字科技在文物保護和傳承領域大規模應用實踐的一個里程碑。是“數字云岡聯合實驗室”成立一年來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目前,可移動的云岡石窟第1218窟的復制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這項新的復制過程,是在3復制技術上的又一次創新。未來,可移動的云岡石窟復制窟、多人互動云岡石窟VR系統將代表著不同文明交融的云岡石窟,攜帶著中華文明過去和現在的信息,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