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尹剛
副研究館員
尹剛,男,中共黨員,1973年生,籍貫山西原平。1991年就職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2014年至今任云岡石窟研究院彩塑壁畫研究保護中心主任,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彩塑、壁畫研究保護工作。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2008年被評為“優秀文物普查隊員”,2009年被評為大同市青年人才,2009年獲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征文評選優秀獎,2010年被評為山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實地調查階段“優秀普查隊員”。2012年參加了山西省文物局和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山西省第二期彩塑壁畫保護修復培訓班。2013年,參加了山西省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培訓班。2015年,通過國家文物局考試獲得了文保保護修復工程責任設計師證書。參與了“晚清以來云岡石窟資料整理與研究”、“大同北魏墓葬壁畫研究”、“云岡石窟學術史的整理與研究”、“長治縣長春玉皇廟研究性保護項目”。主持了“大同市古代彩塑壁畫現狀調查項目”。


科研項目:

參與了“晚清以來云岡石窟資料整理與研究”、“大同北魏墓葬壁畫研究”、“云岡石窟學術史的整理與研究”、“長治縣長春玉皇廟研究性保護項目”。主持了“大同市古代彩塑壁畫現狀調查項目”。


主持、參與項目:

先后參加了大秦鐵路湖東段北魏墓葬群、天走公路廣靈段和天鎮段墓葬群、京大高速公路墓葬群、大同飛機場墓葬群、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大同古城墻修復等工程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繪圖、照相、修復、資料整理等工作。

自2013年1月調到云岡石窟研究院山西彩塑壁畫研究保護中心以來,主持和編制了《大同關帝廟壁畫保護修復方案》、《大同鼓樓油飾彩畫保護修復方案》、《山西汾陽太符觀彩塑壁畫保護修復方案》、《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遼塑保存現狀調查報告》、《陽高云林寺彩塑壁畫保護修復方案》等;主持進行了“大同鼓樓油飾彩畫保護修復工程”、“河曲縣舊縣關帝廟壁畫保護修復項目”、“河曲縣海潮庵壁畫保護修復項目”施工等,并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進行了云岡石窟五華洞彩塑壁畫保護修復項目、大同關帝廟壁畫保護修復項目、汾陽太符觀彩塑壁畫保護修復項目、五臺縣廣濟寺彩塑壁畫保護修復項目、陽高云林寺彩塑壁畫保護修復施工;建立了山西彩塑壁畫專業保護修復實驗室。


主要論文
河曲縣下養倉觀音廟清代壁畫現狀調查及保護建議,劉洪斌、尹剛、張海蛟,《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年07期,
山西陽高云林寺彩塑壁畫時代的初步考察,尹剛、張海蛟,《文物世界》,?2020年02期。
“解撟”與“瓦削”——古代筒瓦內部修整技術的考察,張海蛟、尹剛,《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年19期。
云岡石窟五華洞第13窟壁畫泥塑搶救性保護修復研究,付有旭、牛賀強、楊金禮、趙林毅、尹剛等,《石窟寺研究》2019年。
汾陽太符觀彩塑壁畫保護修復項目的新收獲,張海蛟、尹剛、劉洪斌、付有旭,《中國文物報》,2019年2月5日。
云岡石窟之曹洞宗源流考,鄧星亮、尹剛,《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04期。
“互聯網+”視角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模式改革——以云岡石窟研究院為例,朱麗、尹剛,《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8年02期。
大同關帝廟壁畫顏料的光譜分析,王俊杰、尹剛、張海蛟等,《科技展望》,2017年01期。
大同觀音堂壁畫,鄧星亮、尹剛,《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記“山西彩塑壁畫研究保護中心”的成立和發展,尹剛、張海蛟,《山西日報》,2014年11月12日。
山西大同雁塔測繪報告,尹剛、張海蛟,《文物春秋》,2012年2期。
山西大同陽高北魏尉遲定州墓發掘簡報,尹剛、江偉偉,《文物》,2011年12期。
山西大同新發現的4座唐墓,尹剛,《文物》2006年04期。
北魏平城出土的玻璃器,尹剛,《中國文物報》,2005年5月18日。
淺談唐代塔形罐,尹剛,《中國文物報》,2004年11月24日。
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發掘簡報,尹剛,《文物》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