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石窟寺保護與傳承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石質文物保護與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云岡研究院一樓多功能會議室召開。會議由云岡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建國主持。黨委委員、副院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閆丁匯報了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的運行管理情況,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文物保護實驗室負責人、重點實驗室秘書長喬尚孝匯報了科研規劃與開放課題的計劃方向。
學委會委員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院長黃繼忠教授,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原主任、西北大學特聘教授鐵付德,陜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濤研究員,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王金華研究員,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副主任閆宏彬研究員,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諶文武教授,陜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院長朱建鋒教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保護科技實驗室主任陳家昌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陳坤龍教授,故宮博物院文保標準部主任曲亮研究員,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高軍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高等研究院魏向軍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水環境資源學院副院長蔣小偉教授,復旦大學張宏斌副教授,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石質文物保護研究室副主任范瀟副研究員等參加了會議。
會議選舉學委會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與會專家一致推選黃繼忠教授擔任主任委員,鐵付德、馬濤、王金華、閆宏彬擔任副主任委員。黃繼忠教授主持學術委員會委員審議了《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基地學術委員會章程(草案)》以及《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基地十年發展規劃綱要(草案)》。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的定位準確,目標清晰,規劃合理可行,未來發展路徑明確可行。近三年來,基地構建、團隊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學委會建議,要進一步梳理基地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點,精簡合并研究內容,明確各階段目標任務和考核指標等。
黃繼忠教授對會議成果進行了總結,并要求要制定可操作的落地方案,以推動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號召各方共同努力,不斷提升云岡石窟保護與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