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云岡研究院實驗室體系建設工作,完善科研設備運行管理體制,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云岡研究院文物保護科技實驗室負責人喬尚孝等一行6人赴北京開展實驗室建設專題調研。團隊先后走訪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實驗平臺,調研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實驗室、故宮博物院文保標準部、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石窟及石刻(巖土)保護研究所等考古文博領域科研機構實驗室,并與HITACHI、HORIB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國際知名設備制造商深入交流,系統考察實驗室建設、設備管理及前沿技術應用,為云岡研究院實驗室建設與文物保護研究積累了寶貴經驗。
此次調研形成了三項重要成果:在管理規范化方面,通過借鑒高校與考古文博機構的動態管理模式,確立了"安全優先、流程可控、資源共享"的設備管理原則,相關科研機構整合大型儀器資源、設備分級管理、平臺信息化建設與跨部門協同攻關機制為云岡研究院實驗室建設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在技術體系方面,融合調研單位先進經驗,構建了"微觀檢測-機理研究-修復實踐"聯動的實驗室技術矩陣,聚焦核心科研任務,形成“設備支撐學科、學科反哺技術”的良性循環;在需求與數據管理方面,通過深入調研領域內科研機構設備使用情況,建立廠商直通渠道優化采購決策,精準對接云岡研究院實驗室科研需求,同時注重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標準化的表征測試數據體系建設,明確了后續設備引進的精準性與路徑可持續性。
未來,云岡研究院將持續深化與高等院校、考古文博機構與科技企業的合作,融合各機構先進經驗,通過建設行之有效的實驗室運行管理機制體制,將設備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重點攻關砂巖質石窟寺科學表征與病害形成機理、石窟寺風化區域原位保護與加固技術、先進保護材料研發與應用示范等關鍵科研課題,著力打造具有國際視野與一流水準的云岡學研究實驗室,為構建系統化、國際化的云岡學理論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