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下午,山西省文物局對云岡學項目進行立項評審。此次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會議由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科技處副處長孫婉姝主持,邀請的評審專家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慶捷、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汪萬福、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陳家昌。云岡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建國,科研辦主任郭靜娜參與了此次評審會。
2025年度云岡研究院共上報云岡學項目7項,其中研究類主要涉及云岡石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口述史、流散海外的云岡石窟造像、數字化保護傳承及活化利用等方面。課題主要從云岡石窟開鑿前北魏平城社會制度、佛教藝術、文化風俗、流散海外的云岡造像等方面入手,通過對云岡石窟本體的深入研究,以豐富和完善相關領域的知識體系,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創新。特別是流散海外文物的研究,對于當下文物保護政策的制定、發展旅游業、國內外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展陳、研究、交流以及國家追索文物有重要意義。
保護類項目主要涉及膠結材料、納米鈣鋁水滑石與防風化保護材料效果研究。項目中涉及的新材料研究應用,提出了目前最適宜云岡石窟應用場景的保護材料,通過構建中長期評價指標,逐步建立長效評價體系。其研究成果將直接應用于云岡石窟保護工作,為我省乃至全國同類石窟保護提供借鑒。通過新材料的研發,石窟寺保護工作將實現更加科學規范的管理,使石窟寺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得到更好的展現與傳承。
評審會上各項目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研究背景與目的意義、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研究基礎與工作安排、前期調研、初步分析與經費預算。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對項目組的前期研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每一個項目存在的不足之處都做了具體指導。專家組一致認為,這些項目緊密圍繞云岡學的核心問題、關鍵問題,契合云岡學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數據分析和資料準備扎實可靠。建議進一步聚焦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重點梳理研究脈絡,繪制技術路徑,形成既有學術性又有實踐性的高質量研究項目。
近年來,云岡研究院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確立了“科研立院”的發展思路,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的研究項目,深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突出特性,進一步推動云岡學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