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海外博物館中華文物數字化項目交流會在云岡研究院召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區中國文物部主任孫志新,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戴斌,騰訊基金會公益項目總監馬堯,騰訊公司互動娛樂部內容生態部總監李海峰,山西省文物局文物資源處處長王振華,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秘書長路易,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云岡研究院黨委委員、文旅融合發展中心主任崔曉霞,云岡研究院數字化保護中心主任寧波以及來自騰訊公司、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云岡研究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議由云岡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建國主持。
會議首先由王振華致歡迎詞,戴斌介紹了騰訊基金會此次調研活動和參與石窟寺數字化保護情況,寧波匯報了云岡石窟流失海外文物的總體情況,孫志新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文物概況進行了簡述。隨后,與會專家和領導對“海外博物館中華文物數字化交流項目”的合作前景和重要意義進行了熱烈討論。
杭侃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此次“海外博物館中華文物數字化交流項目”是騰訊基金會繼2022年支持云岡石窟16窟的數字化項目,推進云岡石窟16窟及16-1窟數字化及數據管理平臺建設、數據制作與系統開發以來,再一次攜手合作數字化保護云岡石窟的有益實踐。云岡石窟有大量石雕造像流失海外,散布于美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云岡研究院希望借助多方力量,通過運用新興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建立統一完整的數據庫和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云岡石窟流失海外文物的數字化復原和全球共享,支持和引導國內外學者利用數字資源深入研究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共同推動云岡學建設,讓云岡石窟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彰顯時代的脈動。
“海外博物館中華文物數字化交流項目”是2024年騰訊基金會與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北京中道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國際交流項目,旨在通過三個基金會的優勢資源支持中國海外文物資源的多維度交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多件云岡石窟文物,其中一尊交腳菩薩像,便是來自云岡石窟著名的16-1窟北壁。該項目計劃以石窟寺交流為起點,以云岡石窟文物為契機,結合騰訊技術優勢,打造首個海外數字文物交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