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比利時魯汶大學工學院雷蒙·勒邁爾國際保護中心高曼士(Thomas Coomans)教授等一行20余人到訪云岡研究院,雙方就不同文化背景下遺產保護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等課題召開學術交流座談會。云岡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閆丁,黨委委員、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主任盧繼文出席會議。
閆丁代表云岡研究院對高曼士教授等人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通過遺產保護跨國交流,雙方可以相互學習、借鑒和補充,推動遺產保護的共同發展和進步,為文化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范瀟、喬尚孝博士分別對云岡石窟保護中的主要問題、智能化時代背景下數智要素驅動云岡保護的新思路等情況進行了交流。
盧繼文就2008年云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后,云岡人始終堅持將保護放在第一位,對遺產保護長期監測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答疑。
高曼士(Thomas Coomans)教授對云岡石窟近年來的保護工作給予了高度認可,并表示本次到訪是雷蒙·勒邁爾國際保護中心成立以來第一次選擇中國作為目的地,也是和北京大學考古MoU教學合作框架的探索性實踐。本次座談會的召開,不僅增進了云岡研究院與雷蒙·勒邁爾國際保護中心彼此的了解,也看到了中國政府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與創新實踐,同時也期待未來雙方在遺產保護相關工作開展進一步交流合作。
會后,高曼士(Thomas Coomans)教授等人對云岡石窟進行了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