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云岡石窟研究院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承辦的“另一個世界的想象--大同沙嶺7號北魏墓葬與云岡石窟藝術展”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展。
1月14日上午,云岡石窟研究院與山西大同大學在大同大學行知樓十四層會議室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成為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山西大同大學校長馮峰等出席并簽約。
2月7日下午,以副省長岸彼隆為團長的柬埔寨暹粒省代表團一行參觀考察云岡石窟景區,山西省對外友協副會長靳云艷,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馮蘇京陪同。
4月25日,云岡石窟研究院與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共建實踐教學與研究基地簽約掛牌儀式在研究院舉行。
6月26日,云岡石窟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主任閆宏彬、數字中心主任寧波參加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辦的“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高級研修項目——2018年度新型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與研究研修班”。期間,閆宏彬做題為《關于文物保護修復的幾點思考》的交流發言。
7月初,由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主辦的博雅工作坊系列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巴基斯坦——犍陀羅佛教文化與中國新疆的佛寺”,我院眾多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7月10日,西安水陸畫博物館館長蔡元平先生在云岡石窟研究院做題為《從北魏佛菩薩造像看水陸畫佛菩薩的本土化演變過程》的主題講座。
8月8日,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何志國應邀在云岡石窟研究院多功能廳做《七世紀前的中國金銅佛像》專題講座。
8月30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作了一場主題為“東方佛教第一圣地”的專題公益講座。此次公益講座是由敦煌研究院主辦的敦煌文化驛站第二十一期講座,受到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
9月15日上午,云岡石窟研究院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共建藝術創作基地。
10月10日,由云岡石窟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合作,利用3D打印技術原大復制出的世界最大的可移動的第12窟“音樂窟”,在深圳順利通過專家驗收。這座高達9米、寬11米的大窟實現了積木式拆裝,開創了大型文化展陳品快捷運輸、安裝的新途徑,邁出了云岡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11月10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作主題為“東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岡石窟”的專題講座,正式開啟培訓。
11月13日下午,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大同大學作了題為“東方佛教的第一圣地”的專題講座。大同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院長李珍梅、黨委書記廉慧斌以及學院三百余名學生到場聆聽,講座由翟大彤副校長主持。
11月24日,應云岡石窟研究院邀請,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書記、教授、博導烏力吉在云岡石窟游客服務中心多功能會議室作了題為《草原文化與內蒙古美術》的主題講座,講座主要展示了古代北方草原美術以及內蒙古當下美術發展的多樣性狀態,進一步挖掘了內蒙古美術發展與變化的深厚文化內涵。
11月26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景德鎮陶瓷大學作“東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岡石窟”專題講座,詳細深入地為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學生及教師介紹了云岡石窟的開鑿背景、造像特點、藝術成就等內容。
12月7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北京畫院作“東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岡石窟”專題講座。北京畫院黨委書記劉寶華主持講座。
12月11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作“東方佛教第一圣地——云岡石窟”專題講座。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車效梅院長主持。
12月21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云岡石窟研究院主辦的“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云岡石窟研究院、華中師范大學、廣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浙江師范大學、中國音樂學院、忻州師范學院等多家單位的多名專家、學者進行了發言并交流討論。
12月24、25日,太原理工大學輕紡學院考察團一行參觀考察云岡石窟景區,并就合作意向與我院進行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