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博物奇妙夜》 云岡入“耳”——鳴響的石窟絲竹
創建時間:2018.06.19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時間:2018年6月19日晚上

地點:云岡石窟洞窟內

from clipboard

專家簡介: 

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方錦龍,1963年生于安徽安慶,琵琶演員,近年來頻繁活躍于各大綜藝。現為廣東省藝術研究所“錦龍音樂工作室”藝術總監,“方錦龍芳華十八”女子組合藝術總監。

王勁松,1967年11月15日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中國內地男演員,南京市話劇團演員。

阿蘭·達瓦卓瑪,藝名阿蘭(ALAN),1987年7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康定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

from clipboard

內容提要:

武州山的山脊之上,一曲古琵琶,一支龜茲古樂,引出了主角則是云岡石窟第12窟。云岡“入耳”所延展的話題,正是去“聆聽”那些凝固于石壁上的古老音樂。第12窟被譽為“石頭上的音樂舞蹈之花”,生動映射了當時北魏宮廷的舞樂盛況。方錦龍和阿蘭從專業角度出發,緊扣“音樂”主線,馬未都和王勁松分別以“知識庫”和“禪修者”的身份出發,從各自的角度發散拓展,詳解第12窟石壁上的細節和秘密。每個時代所盛行的音樂都切實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民生狀態。方錦龍所攜的五弦古琵琶、阿蘭所演繹的龜茲樂,正是當年這場音樂盛事里的主角。云岡石窟第12窟石壁上雕鑿的諸多西域樂器誕生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卻統統聚集在1500年前的北魏都城里,彼此糅合交融,終于演繹出空前繁盛的音樂文化。第12窟石壁上雕鑿的音樂和樂器,有的經過改良煥發新生,如今還在使用,有的則掩埋于歷史的塵埃里,就此被默默遺忘。同樣我國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也在面臨失傳。四位嘉賓也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切入,除了探討傳統音樂的生命力,還就該如何傳承發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