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云岡學的研究不斷發展,主要表現在云岡石窟研究院進一步推進與各學術單位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及社會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出版的專著和發表的論文上,讓我們更深入的感受云岡石窟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讓“云岡學”走向世界。
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與交流:
2017年1月8日,由北京建筑大學牽頭,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帝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岡石窟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共同參與研究的大型復雜文物信息留取與虛擬保護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課題榮獲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的2016年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在研究過程中,聯合團隊共獲得發明專利12項、專著3部、發表相關論文54篇,其中SCI及EI論文17篇,核心期刊18篇,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6項。
文物保護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其中大型復雜文物數字化保護是測繪和文物保護共同面對的科技難題,其數字化保護的主要需求是最小干預、高保真、精準表達和科學修復。針對大型復雜文物不可再生,體量大,結構復雜,描述和表達單一,保護修復困難的特點,云岡石窟不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探索嘗試,共同研究和開發最為合適的文物信息的留存方法。通過與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我們先后完成了云岡石窟1-4窟,五華洞(9-13窟)、第18窟、第38-39窟、云岡石窟外立壁、大同市華嚴寺、大同觀音堂、北魏沙嶺壁畫墓、遼代墓葬、陽高云林寺、長治大云院、五臺山廣濟寺、北京元圣宮、北京明十三陵長陵祾恩殿及銀山佛塔、紹興舜王廟等地的數字化采集項目。
1月11日,青島出版集團2017年重點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特大開本《云岡石窟佛造像典藏卷》等三套重點新書驚艷亮相。《云岡石窟佛造像典藏卷》作為青島出版集團2017重點圖書隆重推介,同時,云岡石窟研究院與青島出版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1月28日,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之際,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組織全國20家文博單位奔赴德國,以“東方文化元素”為主題的幾百種特色鮮明的中國文博創意產品,亮相德國法蘭克福Paperworld展會。云岡石窟研究院代表團參加了活動。
3月3日,受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委托,云岡石窟研究院數字中心工作團隊前往北京明十三陵長陵景區,對長陵祾恩殿開展數字化工程。工程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攝影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建模技術等手段相結合,針對祾恩殿現狀信息進行非接觸、高保真的數據采集,并建立祾恩殿數字化信息檔案,對祾恩殿資源進行整合,在祾恩殿的保護、管理、修繕、展示及利用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
3月28日,“數字云岡”聯合實驗室2017年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文化遺產研究院召開,來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建筑大學、大同市勘察測繪院的相關專家及我院副院長盧繼文、攝影室主任張海雁、數字中心等30多人參加此次會議。 會議由各理事單位簽署 “數字云岡”聯合實驗室章程,并推選盧繼文擔任聯合實驗室理事長,寧波擔任聯合實驗室秘書長,秘書處設立在云岡石窟研究院。各理事單位代表圍繞“數字云岡”聯合實驗室的未來工作方向及目標展開熱烈討論,確定2017年從理論研究、技術平臺、工程應用三個方向開展科研課題,并就集數據儲存和虛擬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云岡石窟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提出構想和展開討論。議定以聯合實驗室為依托,建立學術委員會,共同申請承擔相關科研項目,共享科研技術成果。各理事單位就聯合實驗室的例會制度、人才培養計劃等事宜進行了充分討論。
4月27日,我院與內蒙古師大美術學院舉行共建教學、寫生基地合作簽約儀式。充分發揮了云岡石窟藝術特色以及我院美術基地的寫生資源優勢,儀式由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主持。內蒙古師大美術學院院長王耀中、左云縣宣傳部長任帥、云岡石窟研究院美術專業人員等出席儀式。
5月15日,應我院邀請,英國倫敦大學絲路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亞藝術考古學家毛銘博士在我院多功能會議室做了題為《粟特人對絲路佛教的貢獻:石窟、考古、藝術》《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唐朝、波斯、白匈奴、突厥在中亞的進出》兩場專題學術講座。
8月13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云岡石窟研究院佛教考古教學與科研基地揭牌簽約儀式在云岡石窟研究院舉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北大文博學院教授韋正及北大的多名碩士、原美術觀察主編及一些藝術家,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云岡旅游區管委會主任張焯,書記王雁翔,副院長、副主任盧繼文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俊喜,云岡石窟研究院的業務骨干及研究生參加了揭牌簽約儀式。書記王雁翔主持揭牌簽約儀式。
8月17日,根據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振國關于“每月在本系統內舉辦學習講座”的要求,市文物局特聘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原總編輯、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文化遺產專業與文學院文化審美雙博士生導師葛承雍教授在市行政辦公大樓一樓會議中心報告廳開展題為“中國記憶中的 絲綢之路”的專題講座。 市政府副秘書長潘世君,市旅發委、市文化局、市文物局負責人,各縣區分管縣區長、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人,市旅發委、文化局、宗教局機關及局屬事業單位科級(含 )以上干部,文物局機關及局屬事業單位人員及大同大學、古城保護研究會的相關人員共計約290 人參加講座。
9月9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在上海震旦博物館1F多功能廳作了一場主題為“東方佛教 的第一圣地”的專題講座,詳細深入地為現場百余名博物館研究人員和熱愛佛教文化的上海市民介 紹了云岡石窟的開鑿背景、造像特點、藝術成就等內容。此次講座作為震旦博物館佛教文化系列講座之一,引起了在場聽眾的極大興趣。
9月19日,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研討會在蘇州舉行。云岡石窟研究院、云岡旅游區管委會書記王雁翔應邀作題為《創新發展思維 樹立遺產地保護新理念——以云岡石窟為例淺談遺產地的科學保護》的主旨發言。研討會開幕式由蘇州市政府副市長吳曉東主持,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盛蕾,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顧小平,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周宏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班德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分別致辭。
9月23日,2017“影像的力量”中國(大同)國際攝影文化展暨“一帶一路·天下大同”全媒體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在云岡石窟曇曜廣場正式啟幕。2017山西大同云岡文化旅游活動月的一項重要內容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大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趙向東,大同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郜向華,大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振國,大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薛明耀等市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11月7日,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應邀參加了在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舉行的2017年全國博士后交流會暨“建筑遺產保護與協同創新學術論壇”。 本次論壇是根據2017年全國博士后學術交流總體安排,由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北京建筑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