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7月2日,云岡研究院開展本年度第二期精品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學員雖然有著較大的年齡跨度,但是在研修的過程中時刻都以高度的熱情和專注的態度投入其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體驗。本次研修班以“領略塞外風情、品味古都風華”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通過云岡石窟實景教學、專家講座、文物保護、壁畫臨摹,以及參觀古建。帶領學員們領會古都大同沉淀的歷史歲月,感受著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一場簡短的開班儀式后成員們迅速破冰并投入到緊張的研學之旅。本次課程安排以石窟開鑿的時間為線索,帶領學員們參觀體驗云岡石窟的魅力。首先是王恒老師引經據典對云岡早期開鑿的曇曜五窟做出風趣幽默的解說;其次王雁卿老師通過與學員互動問答方式對中期開鑿的1-3窟以及7、8、9窟作細致講解;作為研修班的特色項目“月下云岡”我們則安排了最為精彩的11-13窟的參觀,并布置了驚喜彩蛋為各位學員提供全新體驗;而剩下的10窟,5、6窟學員們用不一樣的視角參觀洞窟,同佛像作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
除了云岡石窟的實景教學外,專家講座也是研修的重要內容。張焯書記從佛教東傳的角度出發講解云岡石窟在東方佛教藝術史上的崇高地位,高屋建瓴地概述了佛像背后的歷史故事對實景教學作補充。而李樹云老師的講座則以大同地區已發掘的北魏墓葬壁畫為錨點,帶領學員們穿越回那個胡漢融合、民族交融的社會。本次研學旅途我們還去到陽高縣、應縣,伴隨著李雪芹老師、劉洪斌老師的講解,我們走進云林寺壁畫后的故事,參觀應縣木塔品味東方木構建筑的美學。
為豐富本次研修課程,我們特意安排閆宏彬老師以文物保護的角度對第10窟洞窟保護現狀做介紹。學員們也跟隨閆老師的步伐進入文物保護現場,實地參觀和感悟文物保護工作。在經過實地體驗保護工作后,學員們參觀了云岡文物壁畫修復中心,并自己動手臨摹壁畫,體驗壁畫修復工作。
學員們這四天以來,每天迎著朝陽,披著銀月,拖著疲憊,載著歡娛。緊張的行程,精彩的課程讓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在結業沙龍中,學員們暢所欲言,對本次課程學習做出總結。某學員借用“若令眾生生歡喜,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也有學員以“用心、貼心、暖心、動心”八個字,做出極高的評價。此外,學員們也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向我們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議,可以看到他們是真正對云岡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思考,提供了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