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兩會開放麥丨“云岡熱”如何延續?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這樣說
創建時間:2025.01.20

2025年山西兩會正在進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好文物保護利用。1月18日,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表示,2025年,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同時,要讓游客在云岡石窟景區獲得更好的文化體驗。

from clipboard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

2024年對于云岡石窟來說又是刷新紀錄的一年。伴隨著《黑神話:悟空》持續火爆,作為取景地之一的云岡石窟展現出巨大的文化影響力,截至當年12月,云岡石窟全年接待游客數量達到442萬人次,同比增長46.44%,國慶黃金周創下單日接待游客6.8萬人次的歷史之最。

云岡石窟何以如此火熱?在杭侃看來,云岡石窟的熱度是持續增長的,并非一蹴而就。從底層邏輯來說,山西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可觀性強,云岡石窟作為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的首個巔峰之作,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云岡體驗石窟文化、打卡云岡、與千年大佛邂逅。

交通也是其中一大因素,杭侃坦言,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的建成,串聯起山西眾多文物和古建,不少游客踏上長城一號旅游公路,來到云岡石窟探尋具有1500年歷史的瑰寶。

from clipboard
▲云岡石窟游人如織(資料圖)

如此的“流量”傾瀉下,云岡石窟如何做好保護工作,同時讓“云岡熱”一直延續下去?杭侃介紹,隨著游客的增多,云岡石窟也面臨著保護與傳承的挑戰?!?025年,云岡石窟將采取預約制,在保護的前提下控制高峰時期人數。同時把精力投入文化的闡釋,要發揮文化遺產地的文化屬性,用文化留住游客,讓游客在云岡石窟獲得更好的文化體驗?!?

同時,杭侃認為,數字化給當代提供了一種保護文化遺產的方式,數字化工作對文化遺產尤其是數字化保存起到很大作用。“目前,云岡石窟數據已經可以掃描到0.03毫米,并運用到3D打印中,這體現了數字化的再現。”杭侃透露,正在嘗試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考古的研究、保護和展示,用科技手段為保護石窟提供更多參考,讓石窟“活”起來、“動”起來,真正地“行走”世界。

而提及2024年爆火的《黑神話:悟空》,杭侃認為,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做好傳播。山西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眾多,有很好的基礎,在《黑神話:悟空》IP流量的加持下,應該將更多歷史文化遺產在評估的基礎上和保護的前提下,分級、分批次有序向公眾開放。



來源:山西日報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