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云岡研究院召開考古調查報告編寫討論會,云岡研究院歷史與民族融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雁卿及我院青年學者參加,院長杭侃出席并主持會議。
會議主要就云岡石窟第1、2窟考古調查報告編寫過程中遇到的有關洞窟四壁敘述順序、龕像描述語言規范及編號方式、繪圖角度、測繪精度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杭侃強調,洞窟考古調查報告的編寫對云岡石窟的保護具有深遠影響,要作為科研工作的重點任務來抓,本次調查報告的編寫力求全面、客觀、詳細,我院將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一支精干隊伍,對石窟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和研究。編寫過程中,大家在參考國內已出版的石窟寺考古調查報告體例的同時,可以根據洞窟的實際情況單獨設置體例,要做到術語相對統一,以便“云岡模式”影響下的石窟寺考古使用。對于涉及雕刻、地質等多學科問題,要廣泛聽取業內權威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還就第6窟開展現場調查等工作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