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文明麗跡——北魏平城與云岡石窟藝術”特展在深圳博物館開幕
創建時間:2023.12.10

from clipboard

12月6日,“文明麗跡——北魏平城與云岡石窟藝術”特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合云岡研究院主辦,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等8家單位協辦。云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黨委委員、文旅融合發展中心主任崔曉霞出席開幕式。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本次展覽展出云岡石窟相關展品237件/套,包括北魏文物珍品、云岡石窟第12窟(復制窟)、石窟相關史料等,全面展示北魏平城時代民族大融合、中西文化交流匯融的豐碩成果,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達106件/套。重要文物有:目前云岡石窟在北魏造像題記外的唯一一件刻銘器物“蓮瓣紋石盒”,缽底陰刻銘文“妙興西北方主”;北魏前期造像借鑒涼州新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品“朱業微石造像”;雕刻圖案盡顯佛教、鮮卑、漢文化融合氣象的“大同北魏賈寶墓石燈”;大型圓雕佛頭造像等。展覽還輔以720°云岡石窟全景瀏覽、數字互動游戲等充滿互動性、趣味性的多媒體裝置,讓文物活起來。觀眾不僅能在展覽中直觀地感受云岡石窟藝術之美,還能真切地體會民族交融、文明交匯的獨特時代魅力,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

from clipboard

高達9米的云岡石窟第12窟(復制窟),坐落在一樓中廳。第12窟建造于公元470—494年,是因彩繪異常絢麗而得名的云岡石窟“五華洞”之一。其前室雕刻了眾多演奏各類樂器的伎樂天人形象,又被譽為“音樂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宮廷交響樂團。洞窟前堂后室的形制,既反映了北魏平城時代的宮殿建筑面貌,也揭示了佛寺建筑對宮殿建筑的模擬。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云岡石窟第12窟美輪美奐的風采,云岡研究院運用高新技術,通過數字化采集、3D打印技術1:1原比例精準還原氣勢恢宏的洞窟、形態各異的雕塑與絢麗多姿的壁畫。觀眾不僅能沉浸式游覽洞窟,還能通過配備的高清放映廳、知識圖譜互動屏、人機互動小游戲、手繪文物展示墻等開啟豐富的互動體驗。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第二專題展廳以考古文物為依托,分為“五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四方都會”“雕飾奇偉”“創藝垂范”四個部分。序廳“五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從世界格局、南北朝局勢兩方面鋪陳展覽的歷史背景;第一單元“四方都會”通過出土的石刻、陶瓷器、金銀器、珠飾等,詮釋北魏平城時代民族大融合面貌;第二單元“雕飾奇偉”通過皇家建筑構件、石窟寺雕刻及泥塑等文物,展現云岡石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豐碩成果;第三單元“創藝垂范”則借助東北、華北等地出土的文物及傳世珍品,敘述云岡石窟對北魏洛陽時代及后世藝術文化的深遠影響。

本次展覽將持續展出至2024年5月24日。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