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石窟寺保護人員技術水平與專業能力,加強文博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10月10日上午,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辦,云岡研究院協辦的石窟寺保護技術高級研修班在大同開班。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博教育科技培訓學院教務長張曉彤,云岡研究院副院長何建國,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主任盧繼文,云岡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副主任閆宏彬及各學員出席開班儀式。
張曉彤在致辭中感謝了協辦單位對本次研修班的大力支持,同時介紹了我院多年來在石窟寺保護和修復方面的豐富經驗和重要成果,并希望學員們嚴格按照研修班的學習進度和安排,充分發揮各自學科的特點和優勢,共同完成石窟寺保護技術一次多學科交叉配合的實踐和探索。
何建國對來自全國文博領域的各位學員表示歡迎。他指出本次研修班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的具體實踐,并對學員提出了幾點要求:把握形勢、志存高遠;把握機遇、更新理念;把握自己、強化學習。他要求研修班學員要深入交流思想、增進共識,提升保護理念與技術,為中外交流與文明互鑒做出貢獻。
盧繼文表示此次研修班的舉辦是雙方合作的新起點。云岡研究院將提供技術、人才以及文物資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全力配合研修班的順利開展,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們更好的掌握文物保護的理念和技術,提高相關技能。
本次研修班的舉辦將進一步提升我國石窟寺保護技術能力,促進石窟寺保護專業的發展;建立交流平臺,加強各石窟寺單位之間的合作;提高學員石窟寺保護技術和理論知識水平。
開班儀式后,張曉彤為學員們講授開班第一課——“如何做好石質文物保護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