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同,熠熠石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敦煌研究院、云岡石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石窟資源保護利用和文化挖掘相關領域急需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由山西大學牽頭組織,蘭州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聯建,協同敦煌研究院、云岡研究院、龍門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等石窟研究機構,成立了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
9月17日,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成立大會暨首屆研究生開學典禮在云岡研究院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進,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熊繼軍出席了會議。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一級巡視員樓旭慶,山西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馬駿,山西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潤民,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強,大同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艾凌宇,大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宋志燕以及國家部(局)委、省直機關、市直機關有關部門和聯建單位、支持單位等負責同志參加了大會。來自聯建高校相關專業2023級的博、碩士研究生一同參會。大會由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衛英慧主持。
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是繼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西南聯合研究生院之后國內第三個聯合研究生院,是在部省合建政策框架下,充分動員、整合國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聯建單位所在區域的石窟文化資源,匯聚多學科力量,體現“共建共享,科教融匯、校院協同”的新體制研究生院,旨在打造石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發展方面世界一流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高地。
孫堯、陸進、熊繼軍、馬駿共同為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及其下設的敦煌研學中心、龍門研學中心、云岡研學中心、大足研學中心、龜茲研學中心揭牌。
孫堯代表教育部向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成立表示祝賀,向聯合研究生院的首屆研究生同學送上寄語祝福,希望同學們成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棟梁之才,要在學習中涵養家國情懷,系統了解中國歷史,傳承中國石窟文化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精神,用研究創新成果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學者。要在實踐中堅定文化自信。他勉勵同學們要把握良好的學習機會,用腳步丈量中華大地,用眼睛發掘課本之外的知識,用耳朵傾聽名師講解,用內心感悟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突破固有的學校、學科、專業局限,腳踏實地,博采眾長。他要求同學們在文化傳承中明晰使命責任,深刻領悟中華民族的豐富內涵意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進歷史,展望未來,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體系。
陸進對研究生院的建設提出三點要求。一要遵循學科規律,開展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加快構建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養寬專兼備的石窟研究領域復合型創新人才。二要堅持需求牽引,聚焦石窟寺文物價值認知、保護修復、展示傳播的迫切需求,持續推動石窟寺考古、文物病害機理和保護材料等基礎研究、保護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力爭將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高地。三要完善體制機制,通過聯合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探索建立新型的決策機制與管理協調工作機制,通過高校與高校間、高校與文博科研單位的共建共享,形成聚集倍增效應,持續穩定地開展戰略性、長期性、儲備性學科群布局與建設。
熊繼軍代表省政府向聯合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祝賀,向教育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山西省高度重視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建設,將籌建工作納入部省會商機制,匯聚聯建高校多學科教學科研力量,強化與石窟文化遺產一線研究和保護機構的協同聯動,促進石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研究。山西省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聯合研究生院建設,希望聯合研究生院積極落實建設方案,大力開展石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文化挖掘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一流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早日建設成為石窟寺領域重要的人才引進基地、人才培養搖籃、科研創新平臺。
馬駿從高起點謀劃爭取多方資源,高水平推動開展聯建,高標準建設強化支持等方面回顧了聯合研究生院的建設過程,表示省教育廳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建好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進一步強化協調指導,調動各方資源,推進重大研究設施建設,設立省級專項課題,為各聯建單位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高要求、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好“聯合研究生院”的建設工作。
張強代表大同市向與會嘉賓和師生表示歡迎。他表示,大同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聯合研究院繼續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全面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奮力開創云岡學的研究和文旅產業高端發展的嶄新局面。
作為牽頭組織單位,山西大學校長黃桂田對聯合研究生院的籌建工作進行了匯報,表示全體聯建單位將肩負使命,為培養石窟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戰略、增進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書寫新時代的壯美華章。作為聯建單位代表,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表示,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整合高校和文博機構力量,培養交叉學科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將石窟文化保護傳承、研究闡釋、科技攻關、傳播交流協同推進,這正是所有的參建單位長期以來的心愿。聯建單位將為加強文物保護和研究隊伍建設、傳播好中國聲音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走進千年石窟,感受文化之美。2023級博士研究生李倩來自蘭州大學,在云岡石窟上的開學第一課,讓她近距離地感受到了云岡之美、魏都之風和三晉之厚重。在云岡石窟研學之后,她對未來的學習充滿期待。
此次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的成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云岡石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是推進石窟保護利用和相關領域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舉措。云岡研究院作為聯建單位之一,將切實擔負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扎實開展云岡學研究及人才培養,大力弘揚云岡學的時代價值,努力打造云岡學研究高地,建設世界一流文化遺產地。
部分資料來源于山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