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經科聚焦』 申遺成功20年!從中國的云岡到世界的云岡!
創建時間:2021.12.15

2001年12月14日。20年前,從芬蘭赫爾辛基傳來的一個特大喜訊,讓古城大同為之沸騰,云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在云岡歷史上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也讓這座1500年歷史的石窟寺,由中國歷史登上了世界的舞臺。今天,在云岡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的特別日子,我們用一些老照片梳理了這座千年石窟的重要時刻。

公元386年
游牧的鮮卑王朝進入中原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
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大型皇朝北魏
統治了中國北方近一個半世紀



公元460年,曇曜和尚受命,帶領萬名工匠,以北魏五位皇帝的面容為原型,開鑿出了云岡最早的五座石窟——“曇曜五窟”,成為了中國石窟佛教藝術史上,第一次造像高峰時期產生的經典巨作,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1500年歷史,昔日的云岡人,將石窟藝術不斷發展,當代的云岡人,想盡辦法把千年云岡綿延傳承。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云岡石窟,看到瘡痍的窟體后,提出了三年保護工程,也叫“云岡石窟的搶救工程”;90年代,109國道改道繞行26公里,石窟周邊廠礦關停,讓污染源搬離石窟。1999年11月,云岡石窟正式啟動申報世界遺產程序,2001年12月14日,第25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一致通過將中國的云岡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申遺成功20年

云岡發生了巨大變化

是歷史上云岡保護和發展最好的時期


2002年,云岡防水保護工程正式啟動;
2005年,云岡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謀保護與發展之路;
2006年,《云岡石窟編年史》出版發行,山西云岡石窟研究所,更名云岡石窟研究院;
2007年,云岡石窟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傳遞儀式在云岡石窟舉行;西部窟頂遺址開啟考古發掘;

2010年,經過幾代云岡人不懈的努力,云岡大景區建設竣工,初步形成了如今我們參觀云岡石窟時游覽的環境;

2012年,云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云岡石窟“五華洞”保護性工程開工;

此后,云岡石窟研究院專門成立了文物數字化研究中心、云岡美術館、云岡院史館,讓更多人了解云岡、走近云岡;

2017年,云岡第3窟原比例3D打印復制窟在山東青島正式落成;

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建成;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云岡,并作出重要指示。同年,云岡第12窟音樂窟全球首例可移動3D打印復制洞窟,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內正式亮相。讓久居云岡的石窟造像離開千年舊址,開啟了可移動可拆裝的全球云游之旅。

2021年,云岡研究院正式成立,云岡數字化掃錄工作已完成近一半,兼配全國文物系統排名第一的核心機房,讓云岡石窟藝術從實體走向數字化,從逐漸消亡走向數字重生。



20年的時間
從中國的云岡 到世界的云岡
從大同五州山的千年舊址
到全球云游之路
云岡人為石窟打開了一條全新的生命通道
也讓古老東方璀璨的石窟文明
在人力和科技的共同努力下
生生不息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