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呂國俊 南麗江)12月14日,在云岡石窟申報世界遺產成功20周年之際,云岡研究院舉辦云岡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座談會。為紀念云岡石窟成功申遺20周年,第三屆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石窟測繪專題研討會也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行。
北京時間2001年12月14日零時25分,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5屆會議上,中國政府申報的大同云岡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此,云岡石窟成為中國第28處世界遺產。
座談會上,親歷了云岡石窟成功申遺全過程的大同市原市長孫輔智、大同市委宣傳部原部長鄒玉義、大同市副市長翟永清等嘉賓,共同回顧云岡石窟申遺的艱辛歷程,總結申遺成功20年來的可喜成績,并對云岡石窟未來的保護、管理、發展利用提出了寶貴意見。座談會由云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主持。
當天,由云岡研究院、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宗教考古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紀念云岡石窟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周年暨第三屆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石窟測繪專題研討會也在云岡研究院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行。該田野工作坊由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發起,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副教授王煒主持。
測繪工作是石窟考古研究中的重要環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制約石窟考古進展的“瓶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方向明,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李志榮,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國家遺產中心高級工程師、博士呂寧,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員呂文旭,龍門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員賀志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長彭明浩、云岡研究院數字化保護中心主任寧波等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參會專家緊緊圍繞測繪工作這個中心問題進行了主題發言和專家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