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紀念云岡石窟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周年暨第三屆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石窟測繪專題研討會在云岡研究院成功舉辦
創建時間:2021.12.15

2021年12月14日,由云岡研究院、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院及北京大學宗教考古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紀念云岡石窟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周年暨第三屆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石窟測繪專題研討會”在云岡研究院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形式成功舉辦。

石窟的保護和研究在近幾年受到國家和公眾的高度關注,而測繪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環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制約相關工作進展的“瓶頸”。本次研討會緊密圍繞“測繪”這個中心問題,組織了主題發言和專家對談。

云岡研究院杭侃院長首先致辭,歡迎各位專家參加此次研討會。云岡研究院數字化保護中心寧波主任以詳實的數據和精彩的案例,全面展示了云岡石窟數字化工作的成果與進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建國研究員是國內數字化測繪方面的先行者,此次側重介紹了多視角三維重建技術在佛教石窟及造像等方面的應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所長以精彩的手工繪圖翹楚學界,此次他側重談了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傳統繪圖的價值與優點。浙江大學李志榮教授和清華大學呂寧高級工程師都擁有豐富的數字化石窟測繪經驗,側重談了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方面的重要價值和學術研究方面的巨大潛力。敦煌研究院呂文旭和龍門石窟研究院賀志軍二位研究員都來自石窟考古報告繪圖的第一線,暢談了他們的工作經驗及相關思考。北京大學彭明浩助理教授也關注龍門石窟,以賓陽三洞為例,展示了簡便易行的數字化測繪技術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推動作用。

專家發言結束后,各位專家以及線上線下的聽眾還圍繞數字繪圖與傳統繪圖的關系、石窟測繪的方法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杭侃院長最后對研討會做了總結,強調測繪不能僅僅停留在測繪層面,而要與文物保護和學術研究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推動我國石窟考古的發展。


此次研討會為期半天,話題集中度高,工作相關性強,既有具體技術層面的經驗交流,也有學術研究層面的靈感激蕩,產生了良好的學術效果和公眾影響,得到與會專家和各界聽眾的一致好評。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