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多維看云岡,云岡研究院展出“壓箱寶”
創建時間:2021.06.07

      6月1日,來自全國學術界、文保界等領域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匯聚在有1500多年歷史的云岡石窟,在這里見證云岡研究院“中國與世界系列特展”“絲路精魂——古代龜茲石窟壁畫攝影藝術展”兩展開幕。

  兩個展覽于5月11日開始預展,結合觀眾意見不斷改進,于6月1日正式開幕。

from clipboard

  “中國與世界系列特展”開幕儀式 新華網發(趙文貴攝)

  其中,“中國與世界系列特展”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分為中國展與世界展兩部分,分別呈現了云岡石窟重大發掘成果以及文化的交流互鑒。

  中國展部分復原了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的云岡石窟恢宏景象,展出云岡石窟1993年、2011年兩次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發掘過程與成果。

  同時,云岡研究院還展出不少“壓箱寶”,如北魏時期的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等。這些展品收藏在云岡研究院中,借此次展覽向公眾開放。

from clipboard

  “中國與世界系列特展” 新華網發(趙文貴攝)

  “之前大家來云岡看到的是結論,但這個展覽更多的是還原當時的發掘過程、云岡石窟傳承發展過程。”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說。從看結論到展過程,此次展覽更希望讓觀眾在觀展時有思考,產生“發問”,從每個人自己的角度體悟云岡。

  多次來云岡石窟的著名佛教考古專家、龍門石窟研究院名譽院長溫玉成,便在當天觀展后有了新的思考。在他看來,從1968年第一次來到云岡,到今天“數不清第幾次來”,對云岡石窟的認知、研究不斷在加深、提升。

from clipboard

  參觀者觀看“中國與世界系列特展”。新華網發(趙文貴攝)

  多位專家在觀展后均提到多元、多維等詞。他們認為,不能就石窟談石窟,應該用多維、發展的眼光看云岡,對云岡石窟的研究與保護對其他石窟寺等文化以及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保護與傳承具有深遠意義。

  這也是云岡研究院策劃本次展覽的初衷,他們希望通過中國與世界不同維度,推動云岡學的建設與發展,挖掘與發揚云岡石窟的當代價值,用開放的態度來推進云岡學研究。

  據悉,“中國與世界特展”將持續到10月11日。在接下來的展覽中,云岡研究院還將增加互動環節,讓觀眾對云岡傳承的歷史內涵、民族交融互鑒、發掘過程有更深了解。

[責任編輯: 武斌 ]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