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環保牌——云岡石窟的過日子精神
創建時間:2021.05.17

云岡,

一曲歷史的交響,

一塊藝術的磁石,

鮮卑少數民族創造的燦爛輝煌的北魏文明,

留給我們一座帝佛合一的氣勢恢弘藝術宮殿。

如今,云岡石窟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雕刻藝術上的嘆為觀止,而且景區內的環保人文景觀也深入人心,把保護文物與保護環境相融合,創造了世界文化遺產領域生態環保的中國范例。

多年來,云岡石窟全面提升景區景點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旅游業創新改革,有效維護旅游市場良好秩序,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2018年景區共接待游客16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近13%、10%。云岡石窟客流量逐年增長,與近幾年打起的變廢為寶“環保牌”美化環境密不可分。

用廢舊材料建大景區

云岡石窟大景區建設初具規模后,張焯院長帶領全院職工做了大量拾遺補缺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植入環保節能、循環利用理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的掌門人,他用“過日子”的精神指導景區建設。兩年間,3萬多立方米的舊石廢料,在他的筆下、在云岡人手中化作了質感凝重的人文景觀和低碳節能的服務設施。利用當地開山廢石、道路廢水泥塊、石材廠廢料、鐵道舊枕木、建筑剩余邊角木料、工礦淘汰機具、碑頭、碾盤、碌碡等舊石雕創新設計制作了各式園林景觀。增設了5個停車場、7個環保公廁、11個電瓶車??空?、13個園林小廣場,30多條景區園路、8公里長的景觀墻、原木秋千、原木休息小屋以及數條殘疾人通道。投入資金三千余萬元,消化固體垃圾廢料三萬多立方米,為國家節省資金約一億元。在全世界的上千處世界遺產地中,云岡石窟景區是唯一大規模使用建筑廢料和舊石材、舊材料美化環境、變廢為寶的景區。

環保先行 節能護航

近年來,由于自駕車游客逐年攀升,景區停車問題突出,云岡景區在東山建筑廢墟上連續開辟出三個停車場,而且全部采用夯土、石屑鋪設,不再硬化。“這樣做,既不損害土壤,又能涵養水源。既省了錢,又保護了自然?!睆堨陶f:“日本皇宮、歐洲宮殿前的廣場能用石子鋪設,我們的停車場為何不能生態一把,為何非要用柏油或水泥硬化?”

大同是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云岡石窟在景區建設中,種植了油松、樟子松、楊樹、槐樹、五角楓、丁香、山杏等大批植物,景區綠化率達了82%。如此大的體量,澆水養護是個大難題。云岡人開動腦筋,每逢天降瑞雪,景區工作人員就全體上陣,將道路、廣場的積雪全部就近清運到樹池中,保墑灌溉。同時,改造土埂式樹池為鍋底形,擴大樹木的受雨積水面積;新建的道路、廣場注重調節地面高差,確保雨水自然流入草坪、樹池。近年來,云岡人還不斷構筑防洪防澇系統,在山坡道路聚水處壘砌、擴建水池,猶如園林小景;而水池與石渠底部用廢水泥塊隨形擺放,不用水泥封堵,以利于積水緩慢下滲,自動澆灌坡地樹林。

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云岡大景區共使用廢舊材料,建設了大約10萬平方米的石墻、道路、水渠、水池、停車場等景觀建筑,為國家節省資金上億元。

云岡石窟的“環保牌”引來了各方關注,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評價說:“云岡總是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變化,處處體現出一種過日子精神?!?

回顧云岡石窟在2018年的發展,碩果累累,讓不少游客在看云岡藝術的同時體驗環保景觀,讓環保理念“植”入廣大游客心中萌生新芽。

展望2019年,對云岡石窟的“環保牌”而言,是一個嶄新的起點,也是一個更高的起點。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