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曾是佛前一朵蓮
創建時間:2022.04.14

清明時節雨紛紛,但這個清明卻陽光明媚,我從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回到農村老家,祭祖踏青。或許是很久沒有回來的緣故,家鄉的一草一木都覺得可愛異常。萬事萬物一片欣欣向榮。是的,大地回春,生機無限!

from clipboard

老家大門上的鎖子已經生銹,我費力地推開吱呀吱呀響著的殘破木門,這個童年嬉戲玩鬧的小院,雜草叢生,土墻頹敗。空蕩蕩的屋子里,桌子上,土炕上積累了厚厚的塵土。環顧四周,我找不到坐的地方,甚至無處站立。要是在以前,奶奶早已經做好香噴噴的飯菜,讓我洗洗手,快來吃飯。


忽然,桌子上一個深紅色的古老相框映入眼簾,往事便一齊涌上心頭。

from clipboard

記得小時候,奶奶每天早晚都燒一炷清香,跪在這個相框前念念有詞。她說,佛菩薩一定要保佑我的孫娃乖乖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每天奶奶念叨的話語也不盡相同,但都是祈禱孩子和家人都能平安健康一切順利。可是,我從來都沒有聽到奶奶為自己祈禱過一句。


年幼的我對這個相框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相框里的相片是山巖上一尊巨大的雕像,周邊圍繞著密密麻麻的小像,遠處一個昂頭參觀的人,與雕像相比起來,顯得非常渺小。卻又襯托出雕像的神秘與雄偉。我問奶奶,這是什么,奶奶說,這是“佛”。“佛是什么”,奶奶笑著給我說“是可以保佑我孫娃乖乖長大的神明”。小孩子總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后面的對話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在很長時間里,把那位昂頭參觀的游客,當作佛。相框里這個神秘又雄偉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年幼的我想著,有一天,我要帶奶奶,去見一見相框里的佛。


眼前覆蓋了一層塵土的相框熟悉又親切。姑姑的呼喚聲把我拉回現實。我趁機問起了這個相框的來歷。姑姑說,老一輩人物質匱乏,無法請到佛像,只能在報紙或雜志上介紹旅游景點的文章里找到佛像剪下,做成相框供起來。至于圖片里的地方是哪里,現在還是否存在,都是不知道的。


此時,童年的疑問像小小的種子一樣再次被喚醒。心里的聲音告訴我,“一定要找到這個地方。”我開始在網上尋找線索,咨詢對文博比較了解的博主。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個石窟。隨后根據圖片中的雕像風格,篩選排除,感覺和云岡石窟風格非常相似。我點開云岡石窟公眾號,把我的疑惑發出去。沒想到不一會便收到了耐心細致的回復。并且發來了高清的石窟佛像圖片。童年的疑問終于得到了答案:云岡石窟第18窟。工作人員甚至幫我查閱了相框中圖像的出處和人物:1973年云岡石窟黑白方畫冊用圖,圖中人物是丁明夷。真是一個奇妙的經歷。

from clipboard


為什么會對這張照片刨根究底呢?其實很多時候,悲傷和思念,是無處寄托的。奶奶已經過世8年,和姑姑上完墳,我和大伯都走遠了,卻聽見低沉的哭啼聲。回頭看見姑姑依舊在原地擦拭墓碑。


這樣的思念會持續很久。尤其是見到過去的東西時。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在老家門口心神不寧,孤獨得像一個小水池里只有一條魚。返程時。姑姑小心翼翼地把這個相框用紅布包裹起來,要帶回自己家里去供奉。她說這個相框是奶奶的媽媽傳給奶奶,如今到了她這里,已經是三代了。


歲月真是無情,相片里陰差陽錯被供奉了50年的那個西裝革履昂頭游覽石窟的少年,如今應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了吧,昔日的那個奶奶口中要乖乖長大的孫娃,也已經成為一個小小的醫生,奶奶知道了,應該會很高興。


而他童年時要帶奶奶一起去相框里的地方游覽的愿望,卻再也不能實現了。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