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香飯來自眾香國
創建時間:2022.03.09


from clipboard


當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寂寞空蕩的皇宮沒有了一個世紀的張揚,

平城(大同)亦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喧唱,

只有云岡依然可見匠師們長滿厚繭的手掌。 

盡管兜率天宮的打造不會繼續宏廣,

佛菩薩像不會與山同壯,

大乘法理卻更加廣博地表達,

蕓蕓眾生領悟宗教“真諦”迎來新的輝煌。

from clipboard


《維摩經》成就了塵世居士與上天菩薩的平等,

維摩與文殊的對話闡釋大乘佛理的博大胸懷。

一位不知姓名的武州山雕刻匠師盤算著一個日思夜想的目標:

就地繪就一方四處飄香的眾香國來。


經曰:

維摩起座化菩薩,

香積國土見諸家。

眾香國里大士多,

香氣繚繞苑園波。

上方界分有香飯,

婆娑塵世眾生盼。

傳法不用語和言,

香氣可得三昧賢。


一方僅只0.3平米的雕刻界地,

一幅只有3個人物的圖像石壁,

彰顯了大乘普慧眾生的宏遠大氣:

端莊的文殊與瀟灑的維摩居位兩翼,

中央立像當為維摩的菩薩化體。

如意缽內帶著眾香國之香飯歸來其所,

蓮花香藍有如佛國世界的崇高敬意。

取之不盡的香飯讓民人盡情享矣,

佛之三昧頓時 浸入大眾心里。


from clipboard

第14窟西壁南側維摩經變圖

from clipboard


民人以食為天演化為宗教之盛世經典,

企盼豐衣足食成就了維摩的德行大義。

佛國香飯雖為宗教演繹

卻帶來廣大民人廣泛的共鳴與贊譽。

藝術之多元,佛理之豐富,

不僅是欣賞和贊譽,

更是厚重云岡文化的感受與頌詞。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