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云岡——蘭阇
創建時間:2021.01.20

2013年以來,描了朱紅的“蘭阇”兩個刻字儼然出現在云岡辦公院東側門柱上。說,兩個字出自東晉書家王羲之,是配字。這樣的配字,雖是一人作書,卻不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完成,因之無生氣而無意境,總是沒感覺的。加上門柱由方形石塊壘砌,出現了規范的方格格,“蘭阇”二字各占一格,規范極了,似有呆板之誤。但放在這里確有意義。

“蘭阇”之詞出自南朝(5—6世紀)《世說新語·政事第三》:

“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說色。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喜說。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阇,蘭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歡。”

用白話說應該是這樣:

丞相王導出任揚州刺史,幾百名來道賀的賓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興。只有臨海郡一位任姓客人和幾位外國和尚還沒有接談過。王導便找機會轉身走過任氏身邊,對他說:“您出來了,臨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聽了,非常高興。王導于是又走過胡僧面前,彈著手指說:“蘭阇,蘭阇!”胡僧們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興。

以上內容互聯網上都有播出,去年張焯院長也是這樣說的,只是將“蘭阇,蘭阇”發音為“good—good”,外國和尚直接就聽懂了,由此也可將“蘭阇”感覺為“好”的意思了,讓大家都高興是最終目的,好得很!

幾天前坐車回家,透過車窗見一出租車頂有“蘭舍”二字,想必來自于“蘭阇”。這真是個十分有文化的舉動,不僅用了簡化字“蘭”,還將“阇”字寫作“舍”,發音完全一致,所有現代中國人都能念出。仔細想來,其意義無謂乎是個好的場所,出租公司用這樣的名稱,“的士”就是個好的場所了,有益于經營和效益。如此解釋,“蘭阇”亦多了好場所的意義,云岡石窟當然稱職。

余以為,“蘭阇”化為“蘭舍”是一種大文化。將“好”升華為“蘭阇”,是文化的進步,因為是將簡單升華為復雜、玄乎,所以是小文化,屬陰;將“蘭阇”升華為“蘭舍”,亦是文化的進步,因為是將復雜、玄乎升華為簡單、易懂,所以是大文化,屬陽。如此陰陽循環往復,相互借力攀登并永無止境,最后回歸于〇。

宇宙萬物皆如此。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