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請輸入關鍵字
夏日清風爽,研學正當時
創建時間:2022.07.05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睘樨瀼貒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普及云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知識,讓學生能在參與研學活動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厚植民族文化根脈,培養文化自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云岡研究院研學基地于6月19日組織開展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中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活動,共有來自大同市平城區第十小學的146名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from clipboard


領取學員證后,同學們首先來到了云岡石窟參加洞窟實景教學。經驗豐富的講解員用活潑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云岡石窟的歷史沿革與雕刻藝術,同時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佛教故事將知識點進行合理地串接,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同學們對北魏文化與大同地區民族融合史都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精彩詳實的講解激發起學員們濃厚的求知欲,他們紛紛圍攏在講解員的身旁不時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講解員對提出的問題認真回答,現場學習氛圍活躍而溫馨。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洞窟實景教學結束后,同學們來到了云岡可移動文物修復中心體驗瓦當拓印課。據中心的老師介紹,拓印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通過將宣紙緊覆在碑碣或金石上,用棕刷、墨汁打拓,便能在宣紙上印出所拓之物表面的字跡或花紋。制作好的拓片經過精心裝裱后能夠長期保存,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與研究價值。經過老師的詳細介紹,同學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拓片的制作,根據老師的指導,同學們利用噴壺將宣紙濕潤,用軟毛刷刷平紙張,使紙張與瓦當表面貼合,再用拓包敲打紙面,使紙張嵌入凹痕中。紙張晾干至整體泛白后開始上墨,最后將拓片揭取下來。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實踐操作都進行了細致指導,使學生嚴格遵守拓印步驟的先后順序和操作要求,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全部有條不紊地完成了瓦當拓片的制作。“古代沒有照相機,原來古人是用這種方式保留文化作品!”“拓片制作真是太好玩了!”小學員們紛紛贊嘆拓印文化的博大精深。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拓印體驗課結束后,學員們來到了云岡東山菩提藝術區,園區內放置了蒸汽機車、永寧鐵塔等由工業廢料和廢舊設備焊接而成的景觀雕塑作品。裸露的蒸汽管道、廢棄的機床、生銹的鐵門、通風管道和斑駁的墻面,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性、藝術性和引人深思的啟發性,同時也向同學們展示著大同工業時代的深厚底蘊。藝術園區中眾多的景觀雕塑,讓同學們了解了煤礦生產中的工業用具,也讓學生感受到獨特的藝術設計與創意,進而激發同學們利用廢品進行藝術創作的興趣。此次教學并未采取傳統的講解教育模式,而是采用了零距離沉浸式實景教學模式,培養了同學們的藝術審美能力,達到了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目的。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知識并非僅存在于書本習題里,更蘊含在風景名勝、歷史古跡中,此次研學活動開拓了學習的新途徑,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和思考歷史文化。云岡石窟見證了中華民族對世界開放包容的態度,通過這次研學活動,同學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拓展了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愛國主義熱情。